55世纪-购彩大厅| - MBA智库 - MBA智库百科
55世纪-购彩大厅2023-01-31 16:05

小小绣针 绘就彝乡致富增收的“锦绣图”******

  本报记者王长山、林碧锋 、王安浩维

  蓝天白云下,喂着鸡、带着娃 、绣着花、养着家 ,用手中的一针一线 ,绣你心中 的诗和远方……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家女子世代传承着指尖上 的艺术——彝绣 ,把精美的马缨花 、山茶花、羊角纹等元素绣在服饰上 ,让美丽在生活中绽放 。近年来 ,当地做足“指尖文章” ,多措并举推动彝绣“绣品变产品、秀场变市场 、绣片变名片”三大转变 ,成为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的一个重要渠道 。5.7万名绣娘 、530多户彝绣经营户、2亿多元产值……广大群众用一针一线绣出幸福图景 。

  亮艺术

  鲜花绽放 ,歌声嘹亮。永仁县莲池乡查利么村村民李如秀和姑娘们身着彝族传统服饰 ,载歌载舞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个660多人 的彝族小村庄户户搞刺绣 ,衣服上的美丽图案源自指尖……60多岁的李如秀提起彝绣就打开话匣子。

  彝族刺绣历史悠久 ,凝聚了彝族 的历史文化,主要以黑 、青等色为底,配以黄 、红 、绿等色 ,具有技法粗狂、色彩浓烈 的特点, 是彝族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当地人说,彝族姑娘“会拿针就会绣花”,刺绣 是她们相伴一生的技艺 。

  在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村民们换上新衣 ,来到中心广场,参加盛大 的“赛装” 。这一习俗传承1300多年 ,被誉为古老 的“乡村T台秀” 。“日月星辰、花鸟虫鱼等常会出现在刺绣作品中,并穿在身上。”李如秀说,我们都会彝绣,每人都拥有好几套美丽 的衣服。

  小时候 ,父母背着她去赛装,母亲刺绣时在一旁看,8岁学会刺绣 ,12岁绣衣服穿……和其他村民一样,彝绣已成为李如秀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 ,熟练掌握8种绣法 的她参加过50多次赛装节。

  2004年 ,李如秀当选永仁县刺绣协会会长 ,忙着传承保护 、宣传推介 、培养挖掘人才 。2020年以来 ,许多村民跟着李如秀学刺绣 ,她 的女儿余坤瑶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开了彝绣工作室,其作品融入现代时尚元素 ,深受年轻人青睐 。

  为推动赛装节发展 ,帮助村民发展产业 ,当地政府采取培养绣娘 、举办走秀活动、在京沪等大城市推广彝族服饰等措施,全县1.2万余人参与刺绣 。2017年 ,永仁县城彝绣一条街对外开放 ,展销彝族刺绣,进行赛装节表演。

  如今,彝乡儿女 的作品从偏远山沟走上了国际舞台。带有彝绣元素 的服装曾精彩亮相纽约时装周秀场。李如秀2022年从县文化馆退休,但她觉得传承彝绣工作不能停 。

  “李如秀 是彝绣产业中 的代表人物,全州有绣娘5.7万人,许多绣娘靠彝绣增收 。”楚雄州委常委 、州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说 ,全州有国家级彝绣传承人1人 ,省级彝绣传承人5人 ,州级彝绣传承人31人 ,获得彝绣专业技术职称434人 ,其中高级技师105人。

  未来 ,楚雄州计划在楚雄师范学院等学校设立彝绣专业,培养复合型彝绣人才。李汶娟说,推进刺绣技术职称评定,成立彝绣专家工作站 ,打造彝绣专家智库,力争到2025年培养引进5个以上国家级工艺大师,让指尖上的艺术发扬光大 。

  推创新

  手艺传递美好;制作“摸得到温度” 的民艺创意产品 ;跨界、创新……这 是大姚县彝绣人樊志勇秉持 的理念 :传统技艺要传承 ,更要适应时代而创新发展 。

  樊志勇自小在“人人都会刺绣”的环境中耳濡目染 ,她喜欢绘画和手工,大学学习产品设计 ,2007年毕业后回到家乡成立云南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注册品牌“纳苏”,以“公司+基地(协会)+绣女(会员)”模式直接带动126名绣娘 、辐射带动300多名绣娘参与彝绣 。2019年,樊志勇和大家携手完成长70米、高1.5米的“神州锦绣”彝绣长卷。

  这些年来,樊志勇致力于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传习创新运用。许多国际知名企业都找樊志勇制作融入彝绣元素 的商务礼品,“时尚”“跨界”成为她作品的新标签 :绣有彝族纹样 的笔记本,文化味十足;普通 的T恤绣上网络流行语 ,包装盒 是纸质档案盒 ,深受年轻人喜欢……截至2021年底,公司完成彝绣纹样的收集整理560例,深度开发50例。

  几年前,她发起“幸福指尖计划” :组织设计师,在既往数据 的指导下 ,根据不同地域 的文化特色做产品研发,从线上线下平台预售,再用订单培训绣娘 ,帮助她们获得收益,并且免费复训。

  公司组织刺绣 、电商 、营销培训累计覆盖近万人 ,从业者月收入从培训前 的八九百元升至3000元左右。最近,公司参加一项创业大赛获得全省第一名 。樊志勇说,希望以此让非遗传承 ,帮助绣娘手艺变现,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彝绣文化复兴 。

  据介绍,彝绣产业文化支撑力不断增强。楚雄彝族服饰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刺绣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直苴彝族女式服装获得国家专利,全州完成1056个绣娘数据库建设。李汶娟说,加强绣娘培训和订单争取,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 ,为增加农村绣娘收入、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推动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蓝天白云下,喂着鸡、带着娃、绣着花 、养着家……手艺传递美好。”樊志勇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 。

  增收入

  “这套彝族盛装服饰 ,绣满马缨花,很漂亮。”回忆起多年前自己被打动 的情景,张丽琼眼里依然放着光。2004年 ,州博物馆讲解员张丽琼被庆典上 的彝绣服装震撼。此后 ,受从事彝族文化研究工作 的丈夫影响 ,慢慢熟悉彝绣,在楚雄成立彝彩服饰工作室,开始彝绣之旅。

  张丽琼工作室“技艺高超”,州内各县市客户都来订服装,年产值40多万元。她也通过拜师学艺,提升自身刺绣技艺,学会多类裁剪工艺。2014年 ,她辞职开彝绣公司 。目前 ,彝绣产品达8个系列150多种 。

  现在 ,她把更多时间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绣产品传承和开发 ,抢救保护彝族服饰与收藏彝绣经典、研发彝族文化主题文创产品等工作。作品《彝家欢歌》展现了身着彝族服饰的群众踏歌起舞 ,反映欣欣向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 ;清朝土司彝族百褶裙十分精致,绣法 是把一根丝线分成32份,比头发丝还细……在彝彩服饰工作室里,她收藏的刺绣精品丰富多彩,观者连声赞叹。

  永仁县莲池乡村民李济雁5岁开始学刺绣 ,2020年成立永仁巧娘刺绣有限公司,有50多名绣娘 ,采用订单式生产,2022年产值80多万元 ,每位绣娘年收入超2万元 ;李晓丽经营着永仁华锦彝绣有限公司,她说 ,订单来自上海等地,产值150多万元……现在,越来越多群众投身彝绣产业 。

  楚雄州彝族刺绣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 。全州有彝绣协会(合作社)56个 ,彝绣经营户538户 ,其中年产值超500万元的企业12户。“已投入省州文化产业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产业产值从2012年 的0.2亿元增至2021年 的2亿多元。”李汶娟说 ,多措并举推动彝绣绣品变产品 ,秀场变市场,绣片变名片 ,从“指尖艺术”转化为“指尖经济”。

  闯市场

  紧盯架子上的绣布,双手灵巧地走针……在南华县七彩彝绣文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村民李国秀正专注刺绣 。“小时候就会,平针、打籽针、乱针等针法都很熟练,来公司后 ,又学了很多 。”已 是车间主任的她带着70多名绣娘 ,赶制将销到沿海地区的绣品。

  “刺绣改变了我 的生活。”李国秀说,每个月靠它收入6000多元 ,还能照顾家,绣品被很远地方的人喜爱 ,很自豪。

  被彝绣改变的还有公司董事长丁兰英 :来自红土坡镇,受母亲影响学会彝绣 ,后在村子里开刺绣店 ,经营欠佳 ;便决定出村学习服装设计和加工 ,2006年她返乡重操旧业 ,2014年创办刺绣加工厂 ,2021年3月成立公司 ,旗下1个加工厂 、8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绣娘在家门口就业。

  更大 的变化是产品远销福建等地,订单规模不断变大 。如今 ,丁兰英已 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掌握70多种彝绣针法 。2020年,公司实现多元化产品开发,研发手提包、笔记本、披肩等300多个种类 的1000多个产品,销往国内外 ,年生产性收入1500多万元 。

  十多年前,东南大学与南华县确立定点帮扶结对关系 。南华县民族刺绣产业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专班组长曲栩说,学校自2017年开始帮扶南华彝绣产业,从产品设计、品牌营销 、绣娘培训等方面倾力 ,挖掘产业潜力。

  东南大学联系引入公益基金12万元专项助力彝绣文化传承 ;累计投入彝绣技能培训资金82.5万元,累计培训绣娘千余人次 ;选派学校艺术学院师生为南华设计200多个彝绣产品,帮助建设南华彝绣文化网站、产品售卖网店,提升品牌形象 。学校还投入250万元 ,援建南华彝绣馆,实施南华彝绣特色乡村营造项目 。“东南大学师生帮设计的28种新产品 ,特别受欢迎 。”丁兰英说,产品的色彩 、图案都很时尚。现在,她 的女儿陈海燕也成为县级彝绣非遗传承人 ,负责公司产品创新,设计 的产品时尚、简洁。

  小小绣花针挑起大产业。楚雄州打造从生产端到市场端 的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链,专门组团到福建开展彝绣招商合作 ,“山海”牵手,助力彝绣企业“走出去” 。打造产业孵化的“彝绣园” 、公共品牌标识“彝绣识”和产业“彝绣标” ,以及楚雄绣娘和纹样两个“彝绣库” ;推出优惠贷款“彝绣贷”和旨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彝绣邮” ,以及保证消费者买到纯手工制作的彝绣精品 的“彝绣保”……李汶娟说,塑品牌 ,拓影响,做大沿海地区订单,拓展海外市场 ,靠双手绣出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55世纪-购彩大厅

对话|奥运冠军张宁 :我也有过被边缘化的9年******

  29岁 ,首夺雅典奥运会冠军 ;33岁,在北京奥运会成功卫冕。

  如此“高龄”取得这般耀眼成绩 ,在二十一世纪到来以前,都很难与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产生联系 。

  但,张宁做到了 。



  1991年入选中国羽毛球队,2008年站上顶点退役,17载国手生涯 ,她将自己一生中最绚烂 的时光与国羽 的荣耀绑定。

  从世界第一 、女单奥运卫冕第一人,到奥运冠军教练,再到近日入选世界羽联名人堂 ,迈入世界羽坛 的至高殿堂……

  张宁一路突破自身桎梏、击碎外界质疑 、传承国羽冠军之志 ,创造出属于自己 的羽坛“宁时代”。

  回首36年与羽球风雨相伴 的岁月,张宁为何会说自己是一个“幸运” 的人 ?

  入选世界羽联名人堂

  中新体育:首先恭喜您成功入选世界羽联名人堂 ,从世界第一 、夺得奥运冠军 、执教出奥运冠军 ,到入选名人堂,一路走来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张宁: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自豪。首先感谢世界羽联对我的肯定 ,同时我也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 的人:当运动员拿了两次奥运冠军 ,还有好多次世界冠军。

  担任国家队女单主教练期间又带领队员几乎包揽了2009年到2012年间所有重要赛事 的冠军 ,包括世界锦标赛、尤伯杯以及苏迪曼杯,还有在2012年 的伦敦奥运会上包揽了女单冠亚军。

  离开国家队后 ,我开始从事青少年羽毛球运动 的普及工作,同样又得到了大家 的认可、世界羽联的肯定 。我觉得我是一个非常幸运 的人 ,再次感谢 、感恩所有帮助过我和支持过我 的人。

  中新体育:您在得知获得这一荣誉后,第一时间做了什么 ?

  张宁 :因为之前我们都知道有名人堂评选 ,但几次都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所以当中国羽协通知我成功入选名人堂时,我觉得特别高兴,第一时间和家人一起分享了这份荣耀。

中国羽毛球队原总教练李永波与新中国羽毛球事业 的开拓者王文教(右)。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中国羽毛球队原总教练李永波与新中国羽毛球事业 的开拓者王文教(右)。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新体育 :中国羽毛球队发展至今,始终位于世界羽坛前列,包括您和您的师傅陈玉娘在内已有十几名运动员入选名人堂,如何看待国羽 的传承?

  张宁:中国羽毛球运动 的发展及水平提高,首先要感谢王文教 、陈福寿 、方凯祥 、陈玉娘这些爱国华侨 , 是他们把先进的羽毛球技术、先进 的训练方法带回中国来 。

  我有幸受过他们的教诲 ,从他们那里我不仅学习到了打球的真谛 ,而且学习到了很多做人 、做事的道理 。

  中国羽毛球队所取得 的成绩 是几代人共同努力 的结果 。在过去这几十年中 ,中国羽毛球总结出了很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的训练方式、方法和战术指导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羽毛球才得以长时间在世界舞台上处于领先位置。

  我个人认为中国羽毛球发展至今 ,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我们从基层体校到专业队再到国家队 ,都有非常敬业的教练 ,而且长期 的积累使得他们掌握着丰富 的育人育才方法。

  这是我们跟其它国家相比难以取代的优势 。所以,尽管前些时间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也 是正常 的运动周期 ,我坚信中国羽毛球依然可以在奥运赛场上、在世界舞台上继续取得傲人的成绩 。

2004年雅典奥运会,29岁 的张宁首次夺得奥运女单冠军 。中新社记者 任晨鸣 摄2004年雅典奥运会,29岁 的张宁首次夺得奥运女单冠军。中新社记者 任晨鸣 摄

  女单第一人 的炼成

  中新体育:很多人把你的职业生涯定义为“大器晚成” ,其中必定有难以想象的坚持和艰辛 ,如今获得世界羽坛 的最高认可,如何评价自己 的职业生涯 ?

  张宁 :我1991年进入国家队 ,到2003年才夺得自己 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用时整整12年 。坦率地说,一般人这种情况下在国家队很难坚持这么长时间 。这12年间我饱尝了做体育人几乎所有能尝到 的艰辛、委屈和痛苦。

  2003年世锦赛时 ,我已经28岁。当时我的同龄人基本都陆续退役了 。为什么我能坚持这么久的时间?就 是因为我的心中始终有个梦想 ,那就是站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几乎可以说浓缩了很多体育人受的苦、受 的委屈 、受的伤病、受 的打击……我清楚地记得 ,1994年5月在印尼举行的尤伯杯决赛,当我作为第三单打输给东道主选手张海丽之后 的那一幕幕 。

  由于我的失利,使中国队失去了尤伯杯六连冠的机会,首先我本人便充满了自责 ,我也愿意用更加努力与刻苦的训练来弥补自己 的不足。但 是 ,不论我怎样努力 ,还 是在队中失去了主力队员 的位置。

2004年2月10日 ,中国羽毛球队世界冠军登榜仪式 ,张宁(右一)等九名世界冠军上榜。2004年2月10日 ,中国羽毛球队世界冠军登榜仪式 ,张宁(右一)等九名世界冠军上榜。

  在那之后长达9年的沉寂或者边缘化 的生活与训练状态之中,我受了太多 的苦,承受了太多的委屈 ,那段时间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煎熬。同样 是在那9年期间 ,我陪伴几代队员成为了世界冠军 、奥运冠军,但自己还 是原地踏步 ,大部分时间只能作为陪练 ,那种委屈 、伤心只有自己知道 。

  好多时候只有夜里自己躲在被窝里流泪 ,不敢让别人看到 ,我不知道自己哭过多少回,也不知道自己产生过多少次第二天告诉教练我不练了的念头 ,甚至好多次已经写好了退役报告准备交给领导 。

  但 是 ,就 是因为不愿意屈服 ,不愿意放弃心中 的梦想 ,所以第二天早操的铃声一响我又是第一个爬起来站到了训练场上,尽管我只 是一个边缘队员或者陪练 。

  最终,我坚持了下来,幸运的 是,我还取得了好多甚至连自己当初都不敢想象 的成绩 。人生没有白吃 的苦,我想说 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虽然曾经的痛苦依然历历在目,但我依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 。

雅典奥运会,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张宁力克荷兰名将张海丽为中国羽毛球夺得第一金。雅典奥运会 ,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张宁力克荷兰名将张海丽为中国羽毛球夺得第一金。

  中新体育:29岁 ,雅典奥运会首次夺冠;33岁 ,北京奥运会成功卫冕 ,任何一个数字和时刻 ,对于世界和中国羽坛都意义非凡,对您而言代表着什么不同 的意义 ?

  张宁 :2004年8月19日,我在雅典奥运会上战胜张海丽 ,第一次得到奥运冠军时,那种开心与兴奋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我记得自己是跳起来跟教练拥抱的,那时的我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次信心满满:从此 ,我可以傲视世界羽坛了!

  2008年8月16日 ,当我再次夺得奥运会冠军时 ,我跪在赛场上 ,眼泪瞬间便流了下来,因为那一刻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终于再次经受住了伤病 的打击 ,承受住了外界 的质疑 ,顶住了比赛 的压力,终于可以给自己的羽毛球生涯画上一个完美句号了 。

  两次奥运会夺冠对我来说 是完全不同 的体验与感受,但 是 ,回想起来却无一不是对我顽强坚持 的最好回报。所以 ,我必须再次说 ,我是一个幸运 的人 。

张宁在雅典奥运会女单比赛颁奖后含泪亲吻金牌。 中新社记者 任晨鸣 摄张宁在雅典奥运会女单比赛颁奖后含泪亲吻金牌 。 中新社记者 任晨鸣 摄

  中新体育 :我们常说 ,一名伟大的运动员 是可遇而不可求 的 ,在您看来,想要成为一名这样的运动员,要具备哪些特质?

  张宁 :每一个坚持并努力的运动员都是值得尊敬的 ,甚至 是伟大 的。而要成为一名众人心目之中的伟大运动员 ,我认为三个方面的特质缺一不可,那就是 :坚持,坚强,坚韧!

  “严苛”教头的背后

  中新体育 :教练员时期,您 的临场执教相对严肃 ,私底下跟运动员如何相处 ?运动员时期自己吃了很多苦 ,对年轻运动员是否会像当初要求自己一样严格?

  张宁 :因为我觉得运动员还小 ,(很多困难)没有经历过,必须要把我 的经验告诉她们 ,让她们少走弯路 。我作为教练员 ,要对她们更加严格,因为我经历过。她们有时可能不理解 ,但即便不理解我也会去坚持 ,只有严格去教导才会让她们在比赛中少经历(困难) 。

  虽然我是她们的教练,但年龄不会差距太大 ,生活上她们比我要更先进 ,有些什么不太懂的,我也要跟她们多学习多沟通 ,这样会跟运动员相处得更融洽。

在上海举行 的2008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展开正赛首轮争夺 ,中国羽坛老将 、北京奥运会女单冠军张宁(图右),上任国家队女单教练后首次亮相赛场督战,格外引人关注 。在上海举行的2008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展开正赛首轮争夺 ,中国羽坛老将 、北京奥运会女单冠军张宁(图右),上任国家队女单教练后首次亮相赛场督战 ,格外引人关注 。

  中新体育:现在国羽女单一姐陈雨菲曾表示 :“在我 的职业生涯中 ,张指导教会了我什么是‘坚韧’ 。只要你比别人付出更多 的努力 ,普通人也可以站在上面 。”这是您最想留给后辈的东西吗 ?

  张宁:确实是这样,因为我在训练中要求她们就很严 ,平时多吃苦 、多流汗 、多付出 ,她们才能在比赛中少犯错误,少流泪 、少遗憾。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自己 的目标放在一个最高 的标准上 ,平时 的训练练到更高,更强 ,水平才会更好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比赛中发挥得更好 ,成绩才会更好。

  中新体育:陈雨菲 、何冰娇都曾 是您的弟子 ,如今她们有可能即将迎来自己 的首次奥运之旅,您有什么寄语 ?

  张宁:陈雨菲 是一位非常有潜质 的运动员 ,她进入国家队时我 是她 的主管教练。我一直看好她 ,记得她刚刚进入一队时,谁 是重点培养对象,队里有分歧 ,我便力挺陈雨菲。

  我的直觉以及经验告诉我 :陈雨菲是个好苗子。但 是她也有一个不大不小 的缺点 ,那就是性格比较温和,所以我总 是在场上提醒她要认真,要坚持 ,要坚韧 ,还要有霸气。

2019中国(福州)羽毛球公开赛 ,中国选手陈雨菲战胜日本选手奥原希望,获得女单冠军。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2019中国(福州)羽毛球公开赛 ,中国选手陈雨菲战胜日本选手奥原希望 ,获得女单冠军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为这事我没少说她、鼓励她 ,她有时对队内训练比赛 的输赢表现出无所谓,我便批评她、提醒她。我就 是想要改变她在场上“温和”的气质 。

  但在平时训练,大家一起竞争 的过程中 ,她整体表现还 是起到了领军人物的作用,所以我认为陈雨菲这次东京奥运会最具冠军相 。随着年龄 的增长,比赛经验的提高 ,她比以前成熟了很多,在场上也坚定了很多。

  我有好多时间没有看到何冰娇了,从电视上看她瘦了很多,这证明她在训练中自我要求比以前提高了 、认真了。

  借此机会我祝愿她们能够守住中国女单的荣誉 ,把冠亚军奖牌挂在自己的脖子上 。

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决赛 ,中国选手李雪芮击败队友王仪涵夺得金牌。记者 盛佳鹏 摄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决赛 ,中国选手李雪芮击败队友王仪涵夺得金牌。记者 盛佳鹏 摄

  中新体育 :延期一年 的东京奥运会即将举办,国羽也面临不小的挑战 ,您对于队伍的备战 ,尤其是女单项目有何建议?

  张宁 :这一届代表中国羽毛球队参加奥运会的球员都非常年轻,所以对于这些运动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首先 是疫情,其次大家在这一年都没有参加比赛 。

  其实我希望这帮孩子们都不要怕,因为每个人都有经历第一次的时候,所以在面对大型运动会时,更重要的 是扎实 的训练。

  其次避免伤病 ,更重要的是以好的心态去面对奥运会 。当进入到奥运会时,一定把自己 的生活起居训练安排好,在赛前对每个对手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对于陈雨菲、何冰娇来说 ,她们 的挑战会比较大一点 ,最好以拼对手的心态去面对对手,不管遇到谁 ,更重要 的 是做好自己 。

2006年,国羽在尤伯杯决赛中战胜荷兰,连续五次捧得尤伯杯 。图为张宁亲吻奖杯。2006年,国羽在尤伯杯决赛中战胜荷兰 ,连续五次捧得尤伯杯。图为张宁亲吻奖杯 。

  离开赛场 ,扎根基层

  中新体育:运动员时期 ,羽毛球 是您的事业, 是奋斗的目标 ,现在有孩子、家庭 ,再看待羽毛球运动,心境是否已有所不同?

  张宁 :尽管我现在不在国家队做教练了 ,但是我的心还是同羽毛球运动联系在一起 的。我不仅关注所有羽毛球 的比赛,尤其关注中国女单 的成绩 。

  不在一线带队伍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女儿,管理她 的学习。

  与此同时 ,我还一直在做羽毛球 的青少年培训工作,现在在全国已经有了很多个基地 ,我会经常去看孩子们 的训练与生活,同孩子们互动 ,继续享受羽毛球带给我的快乐。

张宁与市民自拍互动 。中新社发 陈骥旻 摄张宁与市民自拍互动。中新社发 陈骥旻 摄

  中新体育:很多运动员有了儿女之后,对后辈的期望会变,也有很多人支持孩子从事体育事业 ,您怎么看 ?

  张宁 :我们也是这样,随着孩子 的兴趣爱好发展 ,当然我们也让她必须会打羽毛球,其他的兴趣爱好我会尊重孩子,但孩子还 是遗传了我们夫妇俩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特别好,所以我们希望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

  中新体育:有没有思考过,如果没有从事羽毛球 ,自己会是什么样 的人 ?

  张宁:我觉得我还会 是一个体育人 ,因为我从小骨子里就很喜欢体育 ,所以庆幸体育老师引导我成为体育人 ,这么一直坚持努力下去 ,我觉得做一名体育人特别好 ,可以为国家升国旗,这是我们对祖国回报的荣耀 。

  中新体育 :现在运动员时期的膝伤好转了吗?对生活 是否还有影响 ?

  张宁:我的膝关节旧伤对我的日常生活依然有很大影响,现在也 是膝关节时不时便会出现积水 ,做一些运动后便会疼痛不止 。

  不过这也很正常 ,机器每天高速运转也会磨损的 ,何况 是人 。我们在过去 的训练中追求更高 、更快 、更好、更强,难免会留下些运动创伤 的 。

张宁、董炯与羽毛球爱好者互动张宁 、董炯与羽毛球爱好者互动

  中新体育:一名伟大的运动员总会向着最高点去努力,世界第一 、夺得奥运冠军 、执教奥运冠军、入选名人堂 ,现在的目标 是什么?

  张宁:入选世界羽联名人堂 ,对我来说 是荣誉 ,更是动力 。我的目标既简单又明确 ,那就 是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广和普及羽毛球运动 ,帮助孩子们掌握一到两门体育运动技能 ,强身健体 ,开心快乐,如果从中能够发现可树之材 ,培养为国争光的新一代羽毛球运动员,则更 是一件高兴 的事情 。

  中新体育 :您多年来投身于中国羽毛球运动的推广,在您看来,目前中国羽毛球 的基础如何?未来又有哪些计划 ?

  张宁:中国拥有很好 的羽毛球运动基础 ,也有非常优秀的教练员,再加上多年积累下来的先进经验 ,中国羽毛球的现在与未来都同样 是值得憧憬的 。

  关于未来,我不会想太远,我愿意更多地 是从眼前入手 ,脚踏实地地干一些实事 ,比如参加奥运冠军进校园的活动,给孩子们讲体育精神、奥运经历 、励志故事 ,从而帮助孩子们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 ,最终达到更好推广普及羽毛球运动的目的 。(记者 王禹 邢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购彩大厅地图